Translation requests/WQ/3/Zh/6
第6页
edit 欢迎 |
创始人 |
报告 |
项目 |
分会 |
新闻 |
國際 |
结束语 |
+ |
br | cs | de | en | eo | es | fr | he | it | ja | ko | nl | oc| pl | pt | ru | sr | sv | zh | simple | vi || +/-
- State of the article : Waiting original - Translating - Proofreading - Synchronize -
报刊的基本倾向
edit下面是过去几个月来几种基本倾向的评述。
在2004年,维基百科的新闻稿主要集中在英文和德文版,但是在100万里程碑条目的新闻稿之后,其他语言也开始发布新闻稿。在2005年,非英语的媒体在他们的报道中也已经不仅仅是对不了解这个计划的读者解释什么“是”维基百科。他们已经开始集中在新闻快报或者采访具体问题。在许多国家,维基百科现在更多地被看作是一个参考资料,还没有进一步的描述。例如,1月份关于和Google潜在的交易在许多语言的blog和新闻媒体上都有大量评论。
许多语言的编辑现在在自己的计划上被频繁的采访关于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对Anthere的采访可以在neteconomie.com上看到关于基金会对Google图书馆计划、NYPL数字画廊,或者像Yahoo!的利他行为的意见。
第二种倾向是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开始关注不同于维基百科的其他计划,特别是维基新闻(媒体喜欢写与他们自己有关的东西)。主要的报道有商业周刊、 the 纽约时报, 以及连线杂志。
第三种倾向是关于维基媒体计划内部的报道的增长。维基新闻关于基金会活动的报道(参看例子:"德语维基百科DVD首批10 000份拷贝售罄",以及"缺乏事实也没有妨碍对Google维基百科的猜想"),此外在季刊上的尝试,社群成员在英文版Wikipedia Signpost和德文版Kurier上发表关于项目发展和活动的文章。
媒体报道
editWorldtraveller、presroi等
2005年第一季度对维基媒体计划有各种各样的报道,一如既往,从崇敬到嫉妒。
正面
edit在正面的报道上,维基百科被《Guardian》(2月27日)描述为“互联网内容进入到一个自我调节网络的最佳实例” [1]。
《连线》杂志(2005年3月)深入采访了一些最活跃的维基人,并且把维基百科描述为“未来的自组织图书馆”[2]。 同时,CNN和其他许多新闻媒体都报道了万维网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的评论。他在一次会议上说,wiki软件实现了他最初把互联网视为一个协作工具的许多想法,而维基百科是“一个了不起的例子,人们应该更具有创造性而不仅仅是获取信息”[3]。
维基百科对印度洋海啸的报道引起了许多人对这个计划得兴趣,《金融时报》(1月9日)把维基百科描述为“唯一的即时参考书”[4]。 同日的《The Observer》的一篇专栏文章用违反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的蜜蜂来比喻维基百科,声称虽然维基百科“应该是一个祸害”,但是实际上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在线参考书”[5]。
大英百科全书的前任主编Robert McHenry的批评被广泛流传(下面有论述),这触发了《自由软件杂志》(2005年3月)的一篇文章,概述了免费版本的百科全书与传统书籍相比所具有的优势[6],而且指责大英百科全书采用秘密的技术尝试并且严重的影响了他的声誉。
维基百科和维基新闻被LCI所提及,这是法国一个很有影响的电视新闻频道。它只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显示了一下wiki,但这是在电视中罕有的提及维基百科的一次。
不太正面
edit在新年前夕Kuro5hin[7]上的由维基百科的共同创始人Larry Sanger发表的一篇文章,强烈批评了他直到2002年都反对的这个项目的一个主要部分"为什么维基百科必须抛弃他的反精英主义。" Sanger抱怨,专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缺乏对专家意见的尊重将对这个计划的长期可信度造成致命影响,而且该计划由于问题用户而造成了"必然有毒的社会气氛"。他的态度被《连线杂志》[8] 以及其他许多媒体报道。
他的评论也被广泛的讨论。Many-to-Many weblog[9]的作者Danah Boyd说,他'经常被出现在维基百科上的内容所困扰'。在一次与专栏作家Clay Shirky的持续辩论中,Boyd 还抱怨缺乏知名的作者[10]。
Shirky是维基百科的一名热心支持者,他的观点比Boyd更正面。但是Sanger评论Shirky的话,指责他'对维基百科系统的优越性存在宗教般的虔诚' [11]。为了跟踪报道,连线杂志也看了看维基百科作为一个受到注意的参考来源所存在的某些问题[12]。
大英百科全书的前任编辑Robert McHenry对维基百科作了进一步的批评,延续他在去年的一篇严厉抨击的文章'基于信任的百科全书'。发表在芝加哥论坛报上的这篇文章,他把这个计划描述为"...一个小众的和让别人相信他自己的一个自我选择的团体...它以一种无法形容的方式获得好评" [13]。
一篇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引用了来自维基百科一篇关于里斯本1755年地震文章中的错误信息而导致了一场争论[14]。新闻报道声称,在地震之后,牧师'在街道上漫游,他们相信这是上帝的愤怒',但是在一个天主教电台的跟踪调查发现这能够追溯到维基百科上一篇关于地震的条目[15]。一个blogger把它说成是"不明来源的原始文献,完全虚构的维基百科条目" [16]。
异乎寻常
edit或许遗嘱在公共道德上对维基百科的成长产生了影响,新闻媒体经常假定Wikitravel是维基百科的一个分支[17]。另外一个经常发生的错误是记者提到维基百科的前身是'Newpedia',而不是'Nupedia',犯这样错误的包括了《The Guardian》 [18]和《自然》杂志[19]。
巴西杂志《Veja》在1月26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当添加错误的信息到英文维基百科条目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时,可以如何轻松的破坏维基百科。 罗马尼亚杂志《Evenimentul Zilei》似乎对发现这个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维基百科感到很惊讶,他宣称这个可以编辑的百科全书对国家是一个震撼"他不是开玩笑,他真的存在" [20]。
德国的《明镜》周刊是该国最畅销的新闻媒体之一,它的在线版本在2月份发现了一篇从德文维基百科抄袭的文章。这篇关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维基百科条目被这份报纸逐字复制,甚至还包括语法错误在内,但是在抄袭被揭露[21]之后,收回了文章并用一个道歉[22]代替。
尽管维基百科坚持这不是一个社会性的实验,《The Guardian》在1月13日还是吹捧这是一个“互联网上的共产主义觉醒——以他的原始形式”的榜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