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media Taiwan/Scholarship/2023 Wikimania/Tslai

報告人

edit
  • 稱呼:Sam Lai
  • 用戶名:Tslai

報告內文

edit

行前目標

edit

Wikimania 2023大會之館聯相關議題研究

GLAM (galleries,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Hernitage and Culture 是本次大會4天諸多議程中,佔有比例最高的主題之一,筆者基於過去數年參與Wikimedia Commons相關活動,例如: 維基愛古蹟、維基愛地球,以及維基之外的職業相關性,故行前即設定參與GLAM相關講座。

參與場次及心得

edit

Nassima Chahboun, "Creative uses of Wikimedia Common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ritage!", 17 Aug, 2023 2:25 PM (CST)

 
2023-08-17 Nassima Chahboun

Nassima是來自摩洛哥的建築和文化遺產顧問,她是”Wiki World Heritage”[1]的共同創辦人,此為維基媒體分支機構,致力於世界遺產的文獻記錄。

她的演講主張,對歷史古蹟和城市除了可以用照片進行文獻記錄之外,維基媒體共享資源(Wikimedia Commons)可以有創意地與與維基數據(Wikidata)結合,產出有關文化遺產相關層面信息。

首先議題由"維基愛古蹟(Wiki Loves Momuments)"展開,她強調"重要的不是它的美,而是意義",並提出"提供延伸內容以供分析決策之用 providing extensive material for analysis and decision-making"的理念。

她的演講內容,與她在倫敦UCL攻讀建築和歷史環境相關碩士學位相關,故帶有實驗性和學術探討目的。

她提出人們從歷史建築覺察到三個層面的訊息,1.視覺Visual、2.感官Sensory、3.情感Emotional,在實驗計畫中,介紹兩個案例:"老城的聲音映射 (Sound mapping of old cities)",以及"古蹟的情感映射 (Emotional mapping of monuments)".

 
2023-08-17 Nassima Chahboun

運用樣本包括結合街區的錄音紀錄,以及比較"知名古蹟照片"與"老房子"等附加資料,表述她對古蹟相關延伸紀錄的表述。

註:

[1] Wiki World Heritage, https://wikiworldheritage.org/

Lodewijk Gelauff, "Wiki Loves in Numbers", 19 Aug, 2023 11:35 AM (CST)

 

Lodewijk自從2005起參與維基百科,也是2010維基愛古蹟的起始者之一,這些年來他致力於參與國際團隊,協助將賽事推展到幾十個國家。

他在演講中回顧了"維基愛 Wiki Loves"的相關競賽,引用量化數據探討這13年來,到底有什麼樣的進展,以及競賽結束後,上傳資料和上傳者又如何? 包括:"維基愛古蹟"、"維基愛地球"、"維基愛非洲"等皆納入探討。

主要的研究樣本源自15個最多的地區,包括: 印度、德、俄、美、巴西、烏克蘭、巴基斯坦、義、法、西、伊朗、波蘭、英、印尼、摩洛哥等。

整體而言,投稿數呈現2010年新創時的最高峰,緩步後於2014、2015的再一個次高峰,接著明顯疫情期間的低落,以及2021之後的再起趨勢。

 
2023-08-19 Lodewijk Gelauff

他的研究主要關注投稿的持續性議題,包括:

  • 參與者上傳什麼
  • 多少新編輯者?
  • 他們有持續黏著、再回?
  • 如果他們再回,做什麼?


觀察也發現,非競賽時期,大約小於1%的新增編輯者,而不意外大多數再回編者,約50-60%是在非常規時期,意即競賽時期。而調查也發現,有些較小的社群,在非常規時有像德國更高的黏著度,例如:奧地利、荷蘭、挪威。

Ferdinando Traversa, "Ideas for Wiki Loves Monuments: local contests, partnerships and usability", 19 Aug, 2023 12:05 PM (CST)

 
2023-08-19 Ferdinando Traversa

Ferdinando是一位18歲的青年,卻自2012起即成為維基人,目前是義大利普利亞地區的維基領導人之一,非常熱衷線上、線下的活動。

他分享了在義大利普利亞地區推動維基愛古蹟的策略,如何建立在地的夥伴關係,與當地攝影社團、旅遊傳播局等合作。

實務活動包括,2021舉辦攝影活動Photowalks、頒獎典禮,2022-2023的11城巡迴展等。以統計數據展示,在2019-2022年間,照片數、參加者人數、古蹟數等的增長。

為了增加使用者介面的親和度,他分享一個古蹟地圖"Wiki Loves Monuments Map"網站[2],主要的目的是呈現"維基愛古蹟"影像,與地圖位置的連結關係。目前內容以法國、愛爾蘭資料較多,展示這個設計概念。

 
2023-08-19 Ferdinando Traversa

其次,他也以及分享了一個"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的網站[3],以義大利2019-2023五年間"維基愛古蹟"的資料為例,展示不同地區收錄作品的數量統計,可以依地圖、或清單顯示。

註:

[2]"Wiki Loves Monuments Map", https://maps.wikilovesmonuments.org

[3]"Wiki Loves Monuments BETA 0.5",https://data.wikilovesmonuments.it

總結

edit

綜上所述,以筆者在行前即參與和關注的"維基媒體共享資源(Wikimedia Commons)",以及"GLAM"相關議題而言,本次2023大會的相關講座,除了少數資料較少的地區,仍在努力克服"數位化"的障礙,其他多數都是關注在社群發展,作品的"量"與"質",而具備長年經驗者,多更進一步嘗試結和現存平台和技術之外的資源,解決現有問題,以因應前瞻應用的未來。

這三位講者都是長年深耕於"維基愛"運動,而共同的觀點,除了活動的表面效益,也就是作品的數量,同時也關注社群的發展,包括新編者、再回、黏著等指標,此外,作品的品質,以及與作品關聯的後設資料(meta-data),如:地理位置、分類,以及其他感知資料等,也被嘗試在現存的wiki平台之外,被實驗試做。

對國內社群的建議

edit

綜合行聆聽GLAM相關講座的心得,筆者對於台灣的"Wikimedia Commons"共享資源,尤指以中文標註者,提出一些個人心得與建議。

"維基愛"相關徵件活動,固然是每年吸引作者分享的動機之一,然而多年來逐漸累積的共享資源,尚未見有結構的統整和呈現,以致有原本經主題徵件、審閱後的作品集,爾後卻隱身在這個巨型資源庫中。

尤其是中文註解的資源,在平台的框架之下,顯得格外難搜尋和引用。相對地,以英文註解的資源,事實上更容易在關鍵字、檔名、分類名等方面展現更好的近用性。

筆者建議,可在活動之後,定期審視、重新篩選、整理共享資料,或可在其他維基平台、或維基以外的平台上呈現,以利更多創作者,在主流媒體、或社群媒體上引用Wikimedia Commons中具有特色的文本,將"徵件活動成果",延伸至"優質共享資源"。

其次,GLAM相關資源常顯見"質、量兼備"的需求,例如,逐年累積的"維基愛古蹟"作品,是否以達到可以呈現某地區古蹟的整體面貌? 是否熱門資料品質不佳? 而冷門資料卻徵集受限? Metadata資料否正確或不足? 而這些議題仍需專門社群內的對話,才能得到共識。

以Wikipedida平台而言,基於使用文字的共同點,社群規則經過多年來的對話,已形成穩定的共同編輯規則。然而,Wikimedia Commons的作品在上傳平台之前,都已經創作完成,而且基於CC授權機制,創作者都是具名貢獻,再加上Metadata也是獨立撰寫,沒有共 同編輯機制,故常見內容錯誤或不適當引用。

因此,Wikimedia Commons也需逐步發展穩定的社群對話,若有人稱「維基百科是只有一個社群,以及數百個志願負責的專門小組」,筆者認為,或許「維基共享資源是數十個社群,相對應至少等量以上的專門小組」。

另外,筆者也建議,Wikimedia Commons似可應在不同主題社群的基礎之上,建之與其他維基媒體利益相關者(Wikimedia stakeholders),例如: 讀者、學校、GLAM組織等,之間的長期對話。

例如: 在台灣地區,許多單位存在許多可信度高的知識來源,包括:學術單位、圖書館、博物館、政府機關等,例如:開放資料、政府公開資訊、或政府出版品等,若能有效地取用,很可能成整理再創作為Wikimedia Commons中優質的內容。

其他分享

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