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ement Strategy/Recommendations/Glossary/zh
「運動策略」(Movement Strategy)建議在結構與文化層面上,為我們的運動(Movement)發展提出想法;而這些想法是實現我們策略方針(Strategic Direction)的途徑。以下備妥的常用字彙對該等建議所使用的術語提供了定義與解釋,特別是那些不常在我們運動中使用的詞彙。 這份字彙表提供其他領域的觀點,並連結起我們當前的做法及目前進行中的全球性探討。
有些術語難以翻譯,並且可能會在其意義與意圖上造成錯誤詮釋。因此,這些定義都是取自各領域公認的資料來源。如果術語在我們的脈絡中具特定意義,則將提供內部定義,以便釐清這些術語的用法及其可能具備的多重意義與內涵。
這些定義反映出參與起草上述建議之人的思維,以及他們曾進行的探討。如果存在協定與既有做法,將提供實例說明我們社群是如何使用、理解及討論該等術語。這些指標、做法及計畫實例表現出該等術語背後的觀念。
術語 | 定義 / 探討 | 來源 / 連結 |
---|---|---|
易用性 |
此處的易用性指涉的是產品、裝置、服務或環境的設計可供人們使用,無論其技能或成就高低。
我們的運動中存在討論頁面和 Wikiprojects ,使軟體能更符合維基百科(Wikipedia)的易用性指南(Accessibility Guidelines),因此所有人都能理解、瞭解、瀏覽、貢獻免費的知識,並與這些知識互動。 |
Henry, Shawn Lawton; Abou-Zahra, Shadi; Brewer, Judy (2014). The Role of Accessibility in a Universal Web. Proceeding W4A '14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Web for All Conference Article No. 17. ISBN 978-1-4503-2651-3. Retrieved 2014-12-17. |
適應力 |
適應力意指利益關係人的下列各項能力:學習、結合經驗與知識、調整自己對於變動的外部動力與內部程序的反應,以及穩定持續發展。
在我們的運動中,如果決策者需要就自己身處的情境考量政治與社會環境,以規劃其預算與活動,這就牽涉到適應力。 |
Walker, B., C. S. Holling, S. R. Carpenter, and A. Kinzig. 2004. Resilience, adaptability and transformability in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Ecology and Society 9(2): 5 |
能力建構 |
能力建構(或能力發展)意指一種過程,個人與組織在其中獲得、強化及保留技能、知識、工具、設備及其他資源,以便勝任其活動或以更大的能力完成活動(例如擴大其規模、受眾、影響等)。
我們的運動中有些措施的目的便是建構能力,特別是在形成社群方面。WikiIndaba 這樣的研討會便為非洲社群扮演了學習新技能及交流知識的角色。維基數據(Wikidata)培訓工作坊也是為志工建構能力的範例 |
en:Capacity building |
社群 |
在本文件中,社群不僅意指內容貢獻者社群,而是指我們運動中的所有成員。必須承認的是,本運動具備著多樣性,包含著眾多社群,並且不存在同時受到每一個運動成員擁護的社群。
關於特定主題之任一維基媒體(Wikimedia)專案的全體貢獻者,即社群的一個例子。 |
“Community”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脈絡化 |
本文件中的脈絡化意指在制訂工具、政策及決策時, 將特定的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情境以及受影響社群的需求納入考量,並同時與這些社群合作,確保決策與解決方案適合其脈絡。
脈絡化的例子之一即我們軟體和工具的在地化,開發人員將軟體和工具開發得可相容更多語言,並翻譯其各種資源與空間。 |
“Contextualization”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貢獻者 |
在本文件中,貢獻者意指向本運動的使命做出貢獻的任何人。他們可以是編輯者、Mediawiki 開發人員、管理者、組織者、員工、合作夥伴或任何其他為本運動之活動投注時間之人。 | “Contributor”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文化變遷 |
文化變遷是來自組織社會學的概念。此術語意指組織價值觀與習慣(亦即流程、隱性文化、溝通渠道、角色與目標)的修改。如果組織現有的組織文化使其無法達成願景,則可能需要經歷組織文化變遷。 | Denning, Steve (23 July 2011). “How Do You Change A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orbes. Jersey City, New Jersey: Forbes Media. ISSN 0015-6914. |
公正 |
公正有別於齊頭式平等地對待每個人,而是根據每個人身處的情境,考量使其無法達成同等成就的障礙而予以公正對待。 | Dressel, Paula (26 March 2014). “Racial Equality or Racial Equity? The Difference It Makes”. Race Matters Institute. Roswell, Georgia: JustPartners, Inc.
Kuttner, Paul (29 October 2016) “The problem with that equity vs. equality graphic you’re using”. Cultural Organizing. Salt Lake City, Utah: Cultural Organizing Organization |
外部的 |
在本文件中,外部一詞用以形容維基媒體運動之外的參與者、實體、活動及條件。
支持本運動願景及使命的協力組織即為一例。例如,國際特赦組織與維基媒體的阿根廷、荷蘭、印尼、比利時、波蘭、丹麥及英國分會合作。 |
“External”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中樞 |
中樞是一種支援結構的類型,提供共同的空間供合作活動使用,同時確認與促進這些活動所服務之社群及組織的需求。中樞可以聚焦於支持特定地區或全球性的主題領域。 | “Hub”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影響 |
某事物的影響意指其對世界所帶來的一切後續效應,無論此等效應是否與原本意圖相符。評估影響意指探究若該事物不存在/未發生,則世界可能會有何不同。影響評估是一種常見的工具,用以在有限的資源下將可達致的益處最大化。 | White, Howard (June 2009) “Theory-Based Impact Evalu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3ieimpact.org. New Delhi, India: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 for Impact Evaluation. |
包容 |
由個人與集體藉由改變情境、政策、文化與結構,以創造適合多樣性產生的條件,進而減少排擠與歧視(例如針對年齡、社會階級、種族、宗教、性別、性取向等)的行為。 | Ainscow, Mel; Booth, Tony; Dyson, Alan (2004). Improving Schools, Developing Inclusion. London: Routledge. ISBN 0–415–37236–4 |
內部的 |
在本文件中,內部一詞指涉維基媒體運動之內的人員、系統、程序及其他資源。
兩個以上運動組織間的合作關係即為一例,像是以下各實體附屬組織之間的緊密合作:Ibercoop、WikiFranca、WikiIndaba 或維基數據一類的專案。 |
“Internal”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知識管理 |
用於管理、創造、規劃、分享及運用知識的系統,對於組織及其活動之參與者至關重要,能確保資訊的穩定取得及調閱。
在我們的運動中,每個專案的每個利益關係人都應該進行知識管理。所產生的內部知識目前正在多個附屬組織網站、內部共享文件與全球共同空間中(例如元維基(MetaWiki)平台)流傳。 |
Servin, Géraud; De Brún, Caroline (July 2005). “ABC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Wigan, UK: NHS National Library for Health. |
指導 |
具備深厚經驗之人及希望學習之人之間在學習與發展上的夥伴關係。無論指導者的年齡大於或小於受指導者,雙方都能在這樣的關係中從交流受益。
我們的運動中同時存在內部與外部的指導,這些指導發生在眾多社群之內,也發生在附屬組織的成員之間,例如維基媒體阿根廷分會的指導專案「CIS-A2K」。 |
Farren, C. (2006). Eight types of mentors: Which ones do you need. PDF). MasteryWorks. Inc. |
運動 |
在本文件中,「運動」意指附屬組織、專案與社群、維基媒體基金會、認同免費知識價值的合作夥伴中之任何及所有利益關係人。 | en:Wikimedia Movement |
原則 |
原則是充當系統性變動之基礎的基本命題。 | “Principle”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彈性 |
從突然的變動、中斷及干擾中復原的能力。
在我們的運動中,社群自針對專案的法律訴訟、言論審查及封鎖中復原的能力即為彈性之一例。 |
Almedom, A. M.; O’Byrne, D.; Jerneck, A. Jerneck (2015). “Principles of Epistemological Accountability with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Measuring, Assessing, and Profiling Human Resilience”. Ecology and Society 20(3): 9. [1] |
資源 |
完成活動並取得期望結果所需之經濟或生產力要素,例如人力、物資、收益、科技及其他資產。
在我們的運動中,社群或附屬組織的財力及人力即為資源之一例。 |
“Resources”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可擴展性 |
可擴展性是系統的一項屬性,透過增加投注於系統的資源,處理逐漸擴張的作業量。
在我們的運動中,維基共享資源(Wiki Commons)或維基數據的跨維基專案功能,或是將媒體/資料一次上傳(而非一一上傳)至所有維基專案的能力,都是可擴展性的案例。 |
Bondi, André B. (2000). Characteristics of scalability and their impact on performance.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oftware and performance – WOSP '00. p. 195. doi:10.1145/350391.350432. ISBN 158113195X. |
自我管理 |
透過小型自主團隊互相依賴網,自我管理在組織中取代階層式金字塔。因此,權力與決策不再是集中在頂端,而是四散各處。 | Laloux, Frederic (2015). “Self Management”. Reinventing Organizations Wiki. |
利益關係人 |
任何自願或非自願的個人或團體,只要在組織中投資了人力、金錢或其他資本,能影響組織目標的實現,或是受這些目標的實現所影響,都是利益關係人。
在本文件中,利益關係人即為任何在本運動願景的實現之有所參與之人。更準確地說,這個術語包含了線上及線下社群、有組織的團體(例如附屬組織及維基媒體基金會),以及來自我們廣義生態系統(例如合作夥伴與盟友)的成員。 |
Definition from Cambridge Dictionary |
輔助性原則 |
輔助性原則主張,決策權限最好置於下列位置:(a) 將為結果負責之處;(b) 對於將產生結果之行動而言,在合理分佈下最接近該行動之處。 | Wolf, P. J. (2001). “Principle of Subsidiarity” in Smelser, Neil J.; Baltes, Paul B.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Amsterdam, Netherlands: Elsevier Ltd. ISBN 978-0-08-043076-8 via Science Direct. |
支持 |
在必要時給予或準備好給予某人協助。本文件所理解的「支持」,為人們在本運動中能以必要資源協助彼此。 | “Support”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永續性 |
在本文件中,永續性意指能使系統或程序在一定規模下持續存在的能力。
維基愛(Wiki Loves)活動在志願社群及附屬組織支持下舉行便是永續性之一例。這些活動的規模已經成長數倍,並且成功獲得高度貢獻率。 |
“Sustainability” (2020).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第三方 |
第三方是與某個系統互動之人,但他們本身並非建立該系統之人(第一方),亦非該系統之建立所服務的對象(第二方)。對維基媒體而言,這通常意指那些使用或開發維基媒體軟體之人,但他們並非維基媒體運動本身的一部分;例如使用維基資料庫(Wikibase)的 GLAM 開發者、營運以 MediaWiki 為基礎之網站的公司,或是由這些公司僱用的 MediaWiki 顧問。由於這些第三方並不是以一個單一行為者的身份協調行動,也沒有共同的意圖或策略,然而他們使用的共享平台賦予了與維基媒體運動共有的目標及興趣,因此所有的第三方通常會總體視為一個生態系統。 | |
未獲充分代表 |
一群人在某個情境下遭到忽略,或獲代表的程度不及於他們在較大人口基數時所獲得的代表。
例如:在我們的運動中,所有語言社群中的女性、原住民與 LGBTQ+ 社群成員相對於其他人都是未獲充分代表甚至缺席代表(unrepresented)的案例。任何群體若未能參與知識創造的過程,則該群體在衡量上便會是未獲充分代表。 |
DeSutter, K. L. (2013). “Minority Students in Teacher Education: Diversifying America’s K-12 Teaching Force” (pp. 501-516). In Wang, Victor X.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K-20 Education. Hershey, Pennsylvania: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ISBN 978-1-466-64250-8 |
可用度 |
一種品質上的屬性,評估使用者介面的學習難易度,以及需要使用該介面之人的使用難易度。這包括效益、效率以及在特定使用脈絡下的滿意度。
在我們的運動中,特別是 MediaWiki 軟體,即視覺化編輯器(VisualEditor)介面的可用度便高於文字輸入的 Wiki 標記式語言,而 內容翻譯工具也是文章翻譯工作如何變得更容易管理的範例。 |
Nielsen, J. (2003). [Usability 101: Introduction to usability]. NNGroup.com. Fremont, California: Neilsen Norman Group.
Jokela, T., Iivari, N., Matero, J., & Karukka, M. (August 2003). “The standard of user-centered design and the standard definition of usability: analyzing ISO 13407 against ISO 9241-11”. In Proceedings of the Latin American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pp. 53-60). ACM. |
使用者體驗 |
使用者內在狀態(傾向、期望、需求、動機、心情等)的後續變化、預先設計的系統所具備的特性(複雜度、目的、可用度、功能性等)以及互動發生的脈絡或環境(組織/社會情境、活動的意義承載、使用意願等)。
在我們的活動中,使用者體驗取決於接觸的類型,可能是讀者、編輯或任何其他類型的貢獻者。使用者體驗的網路面向受到平台設計、政策、規範及與他人的互動影響。其線下面向則牽涉到結構、角色與相關規範程序。 |
Hassenzahl, M., & Tractinsky, N. (2006). User experience-a research agenda.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5(2), 91-97. |
我們 |
本文件中的「我們」一詞始終代表「我們,即維基媒體運動」。「我們」包括對維基媒體願景有所貢獻的志工、團體、員工與組織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