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media Taiwan/A Room of WikiWomen's Own/Monthly Report 06

  • 標題 Title/ Room No.6 友誼 (Room No.6 Friendship)
  • 發布日期 Publish Date/ August 19, 2015
  • 原文聯結 Original Link/ 請點閱 Click Here (需Facebook帳號 A Facebook ID is needed)

原文 Content (in Chinese)

edit

一轉眼間「薇姬的房間」已經走過了半年。第六次薇姬的房間聚會,大家沒有待在房間裡,而是跑去出外景,來到夜市裡頭為台灣美食小吃拍攝素材。為了避免這篇觀察日記變成午餐文、晚餐文或宵夜文,我必須省略掉很多大家在夜市中奮鬥的特寫,畢竟那也不是本日記的觀察重點。

這次有兩位新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其中一位新來的參與者在自我介紹時說,她會參與這個聚會的原因之一,是想要走出自己原本的小圈圈,多結交一些不同的朋友。這倒是讓我想起半年以來的幾件小事,過去在觀察日記中或許沒有提及,但是的確形成一種有別於過去其他維基聚會的氣氛。

薇姬們有一個專屬的社團可以相互交流,而這個社團除了談維基之外,有時也會成為個別參與者生活動態的交流之地。最近有伙伴的樂團即將要做售票演出,其他的社群參與者有準備前去捧場的、有跑去樂團粉絲頁按讚加油的;或者有人要去聽個演講,也來這裡找有沒有姐妹淘可以同行。相較於過去很多維基社群討論只聚焦在維基編輯相關的東西,純女性社群會很自然地出現像交友園地的氣氛。而且這些少數的點綴,不至於讓主題偏離,對於什麼話題能閒聊什麼不行,似乎有種默契。

另一件事則是,過去維基社群的經營,常常有很明顯的「組織者」與「參與者」之間的分別。組織者要找場地、訂時間、宣傳…做一切的規畫;而參與者往往是等時間到了報名參與就可以。但「薇姬的房間」最近有參與者 Jeane 開始自動地替聚會寫些推廣文章。她的第一篇作品〈維基百科中的女孩要怎麼追?〉(http://yclai-tw.blogspot.tw/2015/07/blog-post_22.html ,在本粉絲頁分享過)在這次聚會也引起一些吐嘈,有人說光看標題以為是自己「被出賣了」,非常標題殺人。無論如何,參與者自動地為社群經營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模糊「組織者」與「參與者」之間的分別,對開放社群的發展是件很健康的指標,也是這個聚會很特別之處。

實際上回顧六次的聚會,「薇姬的房間」參與者回客率是很高的,大部分的人來過一次之後,都會繼續報到;而高回客率並沒有讓這個社群變成只有固定幾個人在玩的小圈圈,參與者仍然不斷成長。這在過去的維基聚會活動中很少看到,大部分都是新手來一次就不再見面,只有少數熟悉的面孔會持續出現。

這些瑣瑣碎碎的小事情,背後的原因,是不是在「聚會」之中,多了一些「友誼」的成份呢?而一般的聚會裡,又要怎麼樣打造恰到好處的「友誼」成份,才能吸引女性的參與,卻又保持維基聚會的主題呢?也許在接下來的薇姬觀察中,我應該更著重替大家找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英文摘要 Summary (in English)

edit